2011年3月21日星期一

祖国

八月初的狮城,天空虽然不时一片阴霾,但在这个举国欢腾、普天同庆的月份,国庆日的喜悦,总免不了刻在许多国人的脸上,尤其是中年人。由于要负责校内的国庆庆祝活动,加上学校受邀在义顺中选区的国庆晚宴上表演文娱节目助兴,今年的八月初过得比往年忙碌。虽然我也像平日一样,面带笑容地上班,但笑容中难免带着些许疲惫。

为了给学生准备司仪稿,平日甚少应用的词语都一一浮现在我的脑海里,自然也就一一地出现在司仪稿里。记得那天同事很客气地找我,说要和我谈谈司仪稿的用语时,我诚惶诚恐,深怕由于时间仓促造成演讲稿出现差错。当同事很温和、很有风度地和我讨论“祖国”一词的用法时,我顿时如释重负,因为我很确定这个词语的用法。在我和许多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的概念里,“祖国”一词,指的是新加坡,这是毫无异议,毋庸置疑的。在我的认知里,“祖国”就是对国家的尊称,这与许多词典的解释是一致的。来自异乡的同事,似乎比较偏向于应用“我国”。

语言是社会的产物,而且是约定俗成的。在文化氛围不同,政治气候迥异的社会里,语言出现变体或产生歧义,这种现象是很正常,也是很普遍的。为了更深一层地探究这个问题,我们请教了来自邻国的老师及本地土生土长的老师,前者倾向用“我国”,后者则倾向用“祖国”。因此,我和那位同事都一致认为这种歧义的出现,源于在不同社会里语言使用习惯的不同。过后,同事还笑着夸奖我国的爱国教育办得很成功。

其实,我国的爱国教育是否成功,并非三言两语所能道尽,短期内也很难准确地评估。我出生在令人尴尬的20世纪70年代。我这一代的华人常被人嘲笑为无根的一群。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,我们这一代人当然要坦然地去面对。在教育偏重于科技的年代,我们可说不中不西,既无法领略莎士比亚的文学美,又难以对李白杜甫产生共鸣。于是,许多这一代的新加坡华人选择闯入科技的殿堂,忽视了文化内涵,以致在端午节和冬至等节日,除了知道有粽子和汤圆可以用来祭五脏庙之外,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就甚少人问津了。

我虽然选择了方块汉字作为谋生的工具,但也只略知中华文化的皮毛。然而,作为独立后出世的新加坡公民,我对这片土地怀有深厚的情感,尤其是近年来常带学生到国外进行交流,耳闻目睹了一些地区老百姓生活的疾苦后,更加深了我对新加坡的热爱。“新加坡是我的祖国”,这不只是小时候常念到的句子,更是我对这个哺育我的国家的认同。这种情感,犹如血脉连心,难以割舍。

国庆在即,过几天狮城人民就要欢庆祖国独立39周年了。在这个龙腾虎跃的节日里,祝愿祖国自强不息,万寿无疆!

--2004年8月初稿
  2011年3月修订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